首頁陳文成生平陳文成事件大事記事件資料庫真相在哪裡?紀念文集連絡我們
首頁 arrow 基金會簡介 arrow 我們的組織
我們的組織

第十六屆董監事名(現任: 2021.07.01~2024.06.30)

董事長:楊黃美幸

董事:陳寶月、謝穎青、張富美、陳榮俊、洪三雄、周婉窈、黃啟瑞、黃旭宏、陳俐甫、周芷萱、蔡滄波、李瑩英、戴瑋姍、詹晉鑒

榮譽董事:楊維哲、陳永興

工作人員:

執行長:張龍僑

執行秘書:鄭志勤

 

關鍵字過濾     排序     顯示 # 
標題
基金會介紹
基金會歷屆董事名單
 
<< 首頁 < 上頁 1 下頁 > 末頁 >>
當前記錄 1 - 2 / 2
  • 我們的理念與任務  ( 0 項目 )

    成立緣由
     
   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,顧名思義,係紀念故人陳文成而成立的。陳文成,1950年生於台北縣,台灣大學數學系畢業,赴美深造,獲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,後任教於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,以統計學的理論研究,受到國際數學界的重視。他關懷故鄉,雖然人在海外,對台灣民主與人權運動,始終熱心支持。1981年夏天,他自美返台探親,7月2日被警備總司令部約談,次日陳屍台灣大學校園。陳文成命案震驚國際,和前一年的林義雄家滅門血案,並稱八O年代兩大事件,從此大幅改變台灣的方向。

    為了紀念這位熱愛鄉土、為台灣前途付出生命的勇者,海內外台灣人踴躍捐款,於1984年買下座落於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25巷1號2樓的房子,計畫成立陳文成文教基金會。

    陳文成文教基金會申請立案一事,政府單位以「命案未破」為由,駁回申請。歷經多年的奔波籌劃,1990年5月31日始改名為「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」。

    但,多年來,基金會為了「正名」,始終努力不懈,直至2000年新政府成立後,才於7月31日獲文建會核淮,正名為「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」,距命案發生,已逾19年。
     
    荒漠耕耘
     
    陳文成博士的犧牲,催化台灣的民主與人權運動。本基金會成立以後,在威權統治時代,以荒漠耕耘的精神,初期辦理台語教室、本土文化系列講座,舉辦二二八學術研討會;之後,1992、 1994、1995和1997年,以四場「島國的旋律」音樂會追思陳文成;2001年7月,更請音樂家蕭泰然作曲、詩人李敏勇作詞〈啊~福爾摩沙─為殉難者的鎮魂曲〉,在「國家音樂廳」舉行世界首演,來紀念陳逝世20周年;1993、1995、1997和1999年,我們以台灣歷史人物為主題,舉辦4屆「島國的顯影」活動,藉全國性的影像巡迴展,和隨後的結集出書,喚醒人們認識福爾摩沙的歷史;1996年,則以「台灣人權電影展」在這塊島嶼巡迴放映,向這位人權鬥士致敬。
     
    人權之路
     
   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,我們終於有機會探究那段被掩埋半世紀之久的白色恐怖歷史,並且配合新政府人權立國的方針,在人權史料蒐集、展示、出版,和人權紀念園區的規畫,貢獻所能。2001年 12月,在總統府一樓走廊舉行的「台灣民主人權回顧展」,和在2002年、2004年相繼續出版《人權之路》中文版和英文版,2007年7月出版日文版,希望對無數的受難心靈,撫慰和洗滌;對扭曲埋沒的歷史,澄清和梳理;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,警惕和照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