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 「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」( 第三、四屆 ) |
|
|
「禁錮青春自由行」2009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(第三屆)
 |
|
2008年5月,我們舉辦了第一屆的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,六十幾位青年在綠島,見證了半個世紀前的青春歲月。同年的九月五日到七日,我們又舉辦了第二屆的營隊。兩屆營隊總計一百多位的年輕朋友,先後踏上綠島的土地,走入那段被封印的歷史…。
許多年輕人在親身和受難者長輩們接觸前,對白色恐怖的真實性存疑。然而在親眼目賭八卦樓的牢房,以及親耳聆聽長輩們的故事之後,雖然訝異,但他們相信了,並且因為這段歷史感到錐心之痛。
然而,綠島之外,臺灣還存在著許多白色恐怖的遺址。它們有的被拆除,有的改建成飯店,於是在時間流逝中逐漸被淡忘。幸運的是,有許多遺址被保留下來了,成為紀念園區、紀念館,只不過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它們的存在,不知道這些歷史其實並不遙遠…。
所以這一次,我們在臺北提出第三次邀約。
|
|
|
一、 主辦單位: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
二、 活動時間、地點
1.時間:2009年1月19日(一)至2009年1月22日(四)。
2.地點:景美人權園區,二二八紀念館、六張犁公墓、義光教會、鄭南榕基金會、蔡瑞月舞蹈社。
三、 招生對象、人數
18歲—35歲青年,具備理解人權之路的熱忱,對相關文字報導或影像紀錄有經驗或興趣者,共50人。
四、 遴選標準
(1)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優先錄取。
(2)為平衡區域資訊流通差異,優先錄取東部及中南部地區學員。
(3)為豐富學員組成之多元背景,每校每科系以錄取一人為原則。
(4)考量之後工作需求,以能使用日、韓語者為佳。
(5)如上述判斷標準無法決定,則參考報名表自由填答部份。
(6)主辦單位具有遴選之最後裁量權。
五、 邀請講師
吳叡人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
林世煜 作家,白色恐怖口述工作者
李丁讚 清大社會所教授
范 雲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
毛扶正 政治受難者
謝聰敏 政治受難者
蔡財源 政治受難者
其餘教師與政治受難者陸續邀請中……
|
|
|
【課程內容】
1/19(一)
13:00~14:00 報到、入營
14:00~16:30 白色見證放映、討論
16:30~17:20 小組時間:白色恐怖Q&A
17:20~18:00 晚餐
18:00~20:00 五零年代的白色恐怖
20:00~21:30 問題與回應
1/20(二)
07:00~08:00 早餐
08:00~09:00 監獄之島---台灣白色恐怖概覽
09:00~10:00 六零年代的白色恐怖
10:00~12:00 監獄探索:景美園區參觀
12:00~13:00 午餐
13:00~14:00 樓鎖青春:參觀牢房
14:00~14:30 牢房體驗
14:30~17:30 綜覽東亞白色恐怖
17:30~18:30 與長輩一起吃晚餐
18:30~21:00 長輩夜談:「聽,他們說那些年」
21:00~21:30 分享與討論
1/21(三)
07:00~08:00 早餐
08:00~11:00 向先行者致敬:參訪六張犁公墓
11:00~11:40 黑暗裡有光:義光教會(原林宅血案案發地點)
11:40~12:30 午餐
12:30~14:00 二二八紀念館導覽
14:00~15:30 焚而不燬:鄭南榕基金會
15:30~16:00 渡海的精靈:蔡瑞月舞蹈社
16:00~16:10 觀賞傀儡上陣
16:10~18:00 討論:身體與人權
18:00~19:00 晚餐
19:00~20:00 我們可以做什麼:與長輩一起寫國際救援信
20:00~21:00 討論:夜霧裡的微光,和解與展望
1/22(四)
07:00~08:00 早餐
08:00~10:00 轉型正義
10:00~12:00 綜合討論:白色恐怖的現在、過去、未來
12:00~13:00 午餐
13:00~13:30 學員給長輩的悄悄話
13:30~14:00 結業式
14:00 賦歸
【課程內容說明】
(1) 《白色見證》放映
與談人簡述後,觀賞與討論《白色見證》,讓參與的學員感受在台灣的人權之路是何其顛簸,也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經驗如何被捲入風暴之中,有初步的理解。
(2) 白色恐怖知多少:簡易Q&A
看完紀錄片後,學員對於白色恐怖一定有許多疑問。隊輔將依照我們設計的簡易白色恐怖Q&A,帶領學員釐清一些基礎的概念。
(3) 宏觀白色恐怖
經過討論以及紀錄片之後,學員們對於白色恐怖已經具備了粗淺的認識。但對於白色恐怖的歷史背景、輪廓仍不清楚,這堂課將嘗試提供粗略的白色恐怖面貌。
(4) 監獄大探險:景美看守所
藉由地景遊戲的方式,帶青年認識景美看守所、第一法庭,瞭解空間如何與受難者交織成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。
(5) 樓鎖青春、監獄體驗
由長輩向學員們講解當年在牢房中的生活情況,並且讓學員們在牢房裡體驗當年被囚禁的感覺。
(6) 《傀儡上陣》:身體與囚禁
觀看蔡瑞月老師生前根據自己被囚禁的經驗編出的舞蹈,並且讓學員跟著舞者,一起用自己的身體體驗作為「傀儡」的感覺。
(7) 綜覽東亞白色恐怖
白色恐怖不是臺灣的專利,事實上在世界的其他角落,也不斷上演同樣的悲劇。這次我們將焦點聚集在我們所處的東亞,放眼國際,瞭解東亞其他地區的白色恐怖。
(8) 小組討論:「聽,他們說那些年......」
沿用過去監禁政治犯的監獄的「小組討論」,但討論內容非當時反共抗俄的種種教條,而是受難者與青年的跨世代對話。
(9) 綜合討論
讓全體講師與學員進行自由發問與對談,針對相關的議題做積極的對話。
(10) 結業式:學員給長輩的悄悄話
經過了四天三夜的人權洗禮,也探索了臺北地區的各個人權紀念空間,學員要用屬於自己世代的語言和方式,為受難者長輩規劃一個成果展。我們將看到年輕一代在經過了體驗營之後,如何詮釋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空間。
|
|
「第四屆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」成果分享
|
|
|
|
綠島,不僅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度假勝地,也是見證台灣人權史的重要地標。
2008年5月,我們舉辦了第一屆的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,六十幾位青年在綠島,見證了半個世紀前的青春歲月。同年的九月,我們又舉辦了第二屆的營隊。兩屆營隊總計一百多位的年輕朋友,先後踏上綠島的土地,走入那段被封印的歷史…。2009年1月,我們則在台北舉辦了第三屆的營隊,
這一次,第四屆的「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」由本會與台灣游藝設計公司合辦,盼促進不同世代間的交流及相互理解,並讓更多年輕朋友了解「白色恐怖」,體會台灣「自由」、「民主」與「人權」的真諦,進而反思當下身處的台灣社會,為未竟的「轉型正義」及「族群和諧」努力。
2009年7月,我們帶著一群渴望了解白色恐怖的年輕人,前往當時白色恐怖監禁地之一的綠島,進行四天三夜的營隊活動。透過知識性課程的講授、情感性活動的分享交流、以及與政治受難者一起實地走訪新生訓導處、燕子洞、綠洲山莊等地點,年輕人在長輩們的故事中進行了一次聆聽、探索、體驗的過程。除了讓年輕人更了解過去的時空脈絡與社會氛圍,在世代間的傾聽與對話中,也讓政治受難者長輩們感受到新的希望。
|
|
|
|
§營隊簡介及學員心得分享: |
|
營隊簡介及營隊記錄 |
第一組學員心得
|
第二組學員心得 |
第三組學員心得 |
第四組學員心得 |
第五組學員心得 |
第六組學員心得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