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『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草坪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碑』連署書 |
![]() |
![]() |
推動『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草坪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碑』連署書陳文成1972年畢業於台大數學系,1975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,1977年取得博士學位,旋獲聘為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學助理教授。在美期間,關切台灣民主運動。1981年5月攜妻、子返台省親,被警總約談,扣留出境証;7月2日上午二度被警總約談,一去不返,次日陳屍台大研究生圖書館草坪。史稱「陳文成事件」。 陳文成事件轟動國際,和林宅血案,並稱20世紀80年代初葉台灣兩大政治事件;一來象徵戒嚴體制威權統治的無法無天,二來由於怒犯天條舉世震撼,人心不平,更多人挺身而出,不信公義喚不回,終於使國民黨政權在巨大壓力下,漸次收斂。殘酷的歷史指出,陳文成博士和林宅嬤孫四人的犧牲,是台灣民主化的奠基石之一。 1981年7月命案發生伊始,卡內基美隆校長塞爾特博士,展現了教育家的風範,寫信給蔣經國總統,要求「還我陳文成博士的命」,奔波美國國會,要求嚴禁國民黨政府囂張美國校園的職業學生,要求美國政府停止軍售武器給國民政府,並主動提出:陳文成之子陳翰傑日後可就讀卡內基美隆大學並享有獎學金。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和同鄉,勇於到國會公聽會陳言作証,一波波上街頭抗議,舉世注目。台灣則反之,陳文成係台大傑出校友,且陳屍台大校園。台灣大學,至今保持沈默。 1981年7月2日死了一名學者,但其功在台灣民主,磊磊熠熠。該事件距今已逾30年,若能在陳屍處─研究生圖書館草坪立碑紀念,化悲劇為鑑照,化犧牲為力量,使台大校史增添建樹台灣的一頁,閃爍著民主化的耀目光彩,兼具教育和歷史意旨,意義非凡。
|
< 前一個 |
---|